第53章 盐引-《南明:重生朱由崧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朱油松回到武英殿,手里一边忙着批改奏折,心里一边想着如何搞钱。

    现在国库没钱,接下来又如何能应付即将南下的清军,他内库的银子都剩下不足十万两,这没钱心里真的是发慌啊。

    他琢磨了一会,倒是想到了一個又快又有钱的法子。

    现在他手里随时能调动的四万多军队,这就是底气,他准备动一动盐税的路子。

    古代什么生意能做大,又赚钱,无非就是百姓的口中食和身上衣。

    要维持一个家,开门七件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。

    其中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。

    封建王朝自然能看到盐的巨大利益,所以直接把盐搞成官营,由朝臣负责制造食盐。而贩卖的工作,则交由商人们来完成。

    于是盐钞法就出现了,由朝廷发行盐钞,商人们花钱来买盐钞,盐钞里面,记录了盐的产量和商人们可以销售的价格。

    但是盐钞上面,只标明了盐的价格和数量,没有期限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盐商把盐钞买回来以后,完全可以囤货居奇,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盐价。

    加上朝廷滥发盐钞,每个朝代的盐钞,往往很快就会被一帮商人玩崩。

    后来宋朝的蔡京把盐钞改良了。

    蔡京虽是奸臣,但也是能臣,他搞钱就很有一手。

    蔡京在盐钞上进行了改革,提出了盐引制度。

    改革之后的盐引,分为长引和短引。长引销外路,短引销本路。最关键的是,盐引是有期限的,长引一年,短引一季。限定运销数量和价格。

    宋朝由一帮艺术家当皇帝,还能维持那么久,最大的原因就是有一帮朝臣能帮他搞钱。

    明朝初期,北面的战事频繁,朝廷需要大规模向北方运粮。就把盐引和粮食绑定,商人把粮食等物资运到北方边境和军队换取盐引。

    所以这时候,朝廷甚至是直接给边军发盐引作为军饷,这个方法称为“开中法。”

    明朝中期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,大量白银涌入中国,白银从明朝中期开始逐渐货币化。当年以粮换盐引,变回了以白银换盐引。

    这个制度,让盐引交易体系变得更加完善。在江南扬州,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拍卖盐引的地方,类似于后来的期货市场。

    自此之后,朝廷食盐的贩卖,就交给了一些已经成型的大盐商去做。

    这些大盐商,用富可敌国来形容,一点都不夸张。
    第(2/3)页